有感而发,必须发声

这是一个发生在明末的故事。

甄老爷并不老,只是出身于北京国子监(尽管略逊于金陵古都的国子监),有几个身为东林党人的恩师,自己也有了一官半职。他也娶了个门当户对的小姐,在北京城外城置了个宅子。

甄夫人不几年怀了孩子,甄老爷当初娶夫人时也是动了真心,说着一生一世一双人,加上上层士人都“存天理,灭人欲”,也并不注重纳妾之事。

可甄老爷不知怎么想的,竟与八大胡同的玉姐儿对了眼,隔三差五也要去一趟交流感情。

甄老爷的家人自从知道他在京城光宗耀祖,很是高兴,要来京城赏赏景。今次正好趁着甄夫人有孕在身,多个人多份照应,便来了。甄老爷早早便出去租轿子接人,可在路上又忍不住想起家人一来,自己再没机会去见见玉姐儿。忍不住拐了脚去了八大胡同。

这一晚,甄老爷再没回来。半夜,甄府的人被叫去衙门认领尸体,却见正是甄老爷。原来那玉姐儿是暗娼,不得执业的。官府的人说,他们去查,拉扯间甄老爷怕丢了脸面,转头就跑,差役不得已,制住他,可甄老爷就这样不经吓,一命呜呼了。

甄夫人自是不信,想想腹内的孩儿,心中更是委屈。她也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心中颇有一番计较,便以甄老爷遗孀之名将此事与甄老爷在国子监那几个同窗说了。只求一个说法,一个公理。

甄老爷的几个同窗想的首先是通过国子监的影响扩大此事,国子监几日后因此事物议沸腾,东林党人也受影响。

三年之前发布的《京都治安条例》里明确说明,执法时需带一种机巧——它能将人的一举一动清晰映下,并应穿上专属服装。可这几点在当晚带走甄老爷时俱都没有。东林党志在改革混沌朝局,怎能坐视这样的事不理?

本来如此简单的事情到了民间,舆论又发生转变。京城大门是块发布公告的地方,这几天被各种字报贴满了。

有人作证,甄老爷确是去见玉姐儿。大家听了,觉得甄老爷真可谓表里不一,这种人死有余辜。

有人说,昌平衙门一向公正合理,君不见去年的偷盗案不说件件侦破,可也是为国为民,沥尽心血。区区抓暗娼一事,东林和国子监都如此斤斤计较,这不是打击了衙役继续建设京城的热情了吗?

还有人说,东林和国子监不过想搞个大新闻罢了,hh。

甄夫人还是想知道自己家的老爷怎么一夕之间就没了,几次上衙门去问。仵作鉴定一出,喏,西医权威鉴定,心脏病,可别把锅扣在中医头上了啊。

甄夫人哭:“我不仅想知道他怎么死的,我还想知道他为什么死啊。”

有一天,张差役说了句公道话:“东林党人闹啥啊,我们这是明朝,哪有什么执法记录仪啊,痴人说梦!!”

又有一天,等这事的评论又平静下来,甄老爷的儿子都长到好几岁了。甄老爷的同窗好友吴老爷做梦,如造神启:“我们当初诘问衙门执法不合法这个角度不对啊,太容易被人洗地了。要是当初我们从‘衙门是在东林党的对头阉党指使下做的‘这个角度,何愁被人抓住痛脚狠打啊,白丁都将注意力放在政治、党争上,不会被人轻易转移,那甄老爷之死必能讨个说法了。”可恨啊,可恨。   从此吴老爷改头换面。京城的大门告示处多了一个贩夫走卒们喜闻乐见的字报作者,他常写皇家秘辛、党争故事,他的署名是一个尖角,据说此典故来自于一个西方故事——V字仇杀队。  大家欣喜:“这才是开启民智、为人民斗争的好大V啊。”

ps:此事影射什么事件,看的人应该都清楚,只是不想看微博上一堆人把一件用法律能说清的事逻辑错误地大说特说。另外,ly到底有未pc,此事仍是未知,我只是编了一个最坏的情况,好吧,即使是对于他最差的情况,还是我们的暴力机关做错了,好嘛。另外,这里将那些坚持程序正义公开透明的有识之士比作东林党人,只是借鉴了“道德的十字军”这一点相同之处。(引自美国学者贺凯对于东林党的评价是“他们是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但不是一个改革政治的士大夫团体。”)

评论

© 不堪斟 | Powered by LOFTER